中國還處在制造業第三梯隊嗎?苗圩:“中國實現制造強國目標還需30年”
【機床商務網欄目 名企在線】中國頂著“世界工廠”的頭銜多年,從“大國”到“強國”還有多遠?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7日表示:在制造業四級梯隊格局中,中國處于第三梯隊,實現制造強國目標至少還需30年。
苗圩在當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就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大會發言。他表示,近年來,中國制造業發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變,基礎能力依然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鏈子”風險明顯增多,制造業占GDP的比重下降得過早、過快,不僅拖累當期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就業,還將帶來產業安全隱患,削弱中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
苗圩說,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完備的制造業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各方面對制造業發展的重視程度、支持力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全社會對加快發展制造業并未完全形成共識。
為此他認為,必須深刻吸取歷史教訓,進一步強調制造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保護中國完整的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保護好幾十年來攢下的家底。
當天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第二場“委員通道”上,來自制造業領域的全國政協常委、哈電集團董事長斯澤夫表示,中國已經實現從落后的追趕者到并跑者的轉變。對于制造業仍存在的問題,斯澤夫坦陳,主要是三點軟實力“不如人”: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產品質量和品牌、管理水平和效益,特別是盈利能力。
“中國的‘十四五’已經開始了,我認為中國的制造業一定能夠抓住這個機會,迅速補上自己短板。”斯澤夫說。
網友怎么看:
苗圩部長的觀點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一些爭議,網友們對此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些網友表示認同,有些網友則表達了相反的意見,讓我們看看網友怎么說。
正方觀點
“作為一個自動化領域的人,我所接觸到的制造業,從核電到水泥廠,從汽車制造到私人塑料加工廠,從卷煙廠到自來水公司,看到的是國外的‘設備’(包括合資企業產品,設計、技術、標準來自外資)在整條生產線中的占比不小。”
“從人類整體工業的技術水平來說,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人家美、歐、日都是兩百年的現代化歷程,要是被我們這種底子在60-70年(49年算起)追上,那也太丟發達國家的臉了。另外一方面,就過往幾十年(特別是近20年)的經驗來說,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和實力去完成在技術水平的追趕。諸君繼續努力!”
“中國強大的是‘終產品’的制造業,可外國強的是制造業的制造業——從技術、標準,到設計、檢測、高級工具,到核心設備與部件。舉個例子,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C(個人計算機)和單片機(你家電視的遙控器都有)——幾乎任何現代制造都離不開這三種控制中樞,如果外國不賣給你甚至不再允許你用技術、架構等知識產權許可,很多工廠馬上停產,電梯停運。”
反方觀點
“不一定都得是高端產業才叫制造強國吧。比如去年的口罩機、呼吸機等醫療工業用品,這么短時間就可以供應全世界,難道算不上強嗎?拿英國來說,拿得出手的幾樣跟中國比較并不優秀到哪里吧,起碼英國建造的核電還是中國中標的(作者注: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由中國廣核集團牽頭的中方聯合體與法電集團共同投資建設),其它如航天、造船、鐵路、新能源包括風電、水電、太陽能,這些英國哪一樣出色啊?”
“能不能這樣,工信部專門做一個報告,把所有的工業門類細化,每一個子類列出世界進的國家,再列出中國與這個國家在這個門類中的差距,根據這個報告每年更新,看每一個子類里差距是縮小還是擴大了,別每次開會了就說我們還要30年。”
“沒有哪個國家的工業各個行業部門技術都排在世界前列。即使美國也做不到,比如5G。中國是一個制造業大國,又是工業部門門類全的國家,想要在每個方面都不卡脖子,都排在前列,那是做不到的。中國地區差別也很大,有些地區技術水平比較高,另外一個一些地區還處在低端產業為主的階段,不能一概而論。”

@機床商務網
- 已推薦
- 0
- 凡本網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機床商務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刊用本網站稿件,需經書面授權。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機床商務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機床商務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并提供真實、有效的書面證明。我們將在核實后做出妥善處理。
我要評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